新闻动态​
智慧教育未来之路
来源: | 作者:领驰科技 | 发布时间: 2022-10-19 | 28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智慧教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其中现代信息技术所具备的智能化、开放化、多元化、一体化等特点,为加快智能环境建设、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手段支撑。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手段,容易引发人们对智慧教育本质内涵产生理解性偏差,片面地从技术层面解读,而忽视教育本质。要想全面推动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的结构化变革,还需针对当下智慧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从技术本位走向以人为本

智慧教育的开展与智能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正确看待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开展智慧教育的重要保障。根据高德纳公司推论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可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随着大众对其理解逐渐深入,会经过五个阶段:知晓其概念的启动期,开始非理性应用的泡沫期,开始恐惧与质疑的低谷期,逐渐开始理解的爬升期,被广泛应用的高原期。智慧教育的开展需要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当下智能技术的发展还并未达到普及的高原期,人对技术的了解也还不够深刻全面。面对技术的冲击,容易持“技术本位”立场,错误地夸大技术效能,陷入从技术崇拜走向技术依赖而最终被技术主导的困境,进而产生教育惰性,丧失对自我的思考以及对教育的反思能力。

作为教育信息化高级形态的智慧教育2.0行动,不同于仅聚焦基础建设和融合应用的教育信息化1.0阶段,它还需“智”的思考、“慧”的布局。所以在理念上秉持以人为本,使人成为完全之人,是推动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

从技术本位走向以人为本,需避免工具理性的单方面价值诉求工具理性追求教学效率、关注物质利益,只重视智能技术带给教学的便利性。面对技术冲击,以技术主义为发展目标,极易将教学过程机械化、程序化、功利化,而忽视教育的育人本质。智慧教育需要突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性的回归,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而非仅仅停留在智能技术的应用层面。人机协同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人与机器的相处需要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发展技术所不能完成的领域才是完成人在新时代实现自我角色转变的关键。对于这些智能技术不能触及的领域,仍需要发挥教育从业者的关键作用,对智能技术进行正确引领。所以智慧教育更需要重视提高教育从业者的信息素养,突显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重视对学生的指引、协调以及劝善。

 

从满足应试需求

走向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智慧教育系统大体上可分为智慧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以及现代教育制度三个层面。其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开展智慧教育的核心内容。智能时代教学的开展需要关注两个层面,一是逐渐融入现代科技知识,二是能推动教育的智能化发展。二者共同作用,才能使学生在智能生态的环境中提高智能素养。但从智慧教育提出至今,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虽然智慧教育拓宽了知识传递的路径,但依旧没有褪下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外壳,智能技术让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但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依旧按照统一的标准培养统一的人钱学森先生说“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集其大成最重要的不是博览群书,而是能够大跨度集成所需知识,并有所创新。站在时代前沿,掌握知识的新度和广度固然重要,但是面对知识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有所创新,更为重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开展智慧教育的核心内容,扩宽知识的传递方式,让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元、更便利是第一步;能够启迪学生智慧,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智慧教育让教学模式逐渐多元化、智能化,但当下的教学模式还主要停留在智能化的展示层面,并未基于学生的角度对教学计划进行整体性思考。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需通过教学反思探索出更科学的育人模式,而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智慧教育应加强提供

个性化的学习支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让学习变成一件积极主动的事。

此外,应注重学生内在思维的提升。人工智能课程开始逐渐步入中小学课堂,但当下新兴课程的开设却并未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直接将深奥难懂的大量知识搬进学生的课堂,盲目“求新”“求全”,并不利于学生系统深入学习。人工智能课程不同于学生一直接触的传统文化课程,涉及的领域众多且跨度较大,要想完全理解掌握,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及灵活的思维能力,因而智慧教学不仅要增加现代科技知识,更应注重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借助智能技术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够跳脱思维定式,独立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要重视方法的多元性。教育改革要重视因地制宜,不被条条框框所限制,不同地区开展智慧教育所能提供的基础保障有所差异,不同学校教师开展教学的一贯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开展智慧教育不需要依靠统一的标准或是统一的方式按部就班进行,而应做到有重点、有反思,按照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推进。以提升教育质量为导向,以根治传统教育的问题为目标,在探索中不断优化不断改进,只有多元地推动教育改革的进行,才能赋予智慧教育发展更多的空间。